0-6歲的育兒百科全書
北美全職帶娃老司機教你輕鬆育兒套路
有讀者問,家有三歲的男孩,最近總說要當小女生,讓媽媽給扎小辮,還要穿裙子,理由是覺得小女孩漂亮,當媽媽的無奈,只好隨了孩子心意,但心裡也很擔心,害怕是不是孩子的性別認知不正常。
❤
相信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都會在某個時刻對孩子的性別認知產生過擔憂,當一個小男孩喜歡粉色或者喜歡玩娃娃,當一個小女孩拒絕扎辮子拒絕穿裙子,當父母心裡就會緊張起來:一邊安慰自己說,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長大就好了。一邊又很害怕,怕孩子的性別認知有問題,長大成為一個「少數性別者」,被傳統社會所不容。
那麼,這種情況需不需要擔心呢?
橙子先來說說不需要擔心的情況:
孩子會在三歲左右,形成自己的性別認知,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們會知道,男孩和女孩是不一樣的,會開始主動學習社會文化上區分男女的習俗,並且主動對自己的性別身份進行認同,譬如說,男孩子會開始拒絕粉色的衣物和用品,拒絕那些可愛的、閃亮的,有女孩元素的物品;女孩子則是一門心思要去「當個女孩」,非粉色和裙子不穿,而且熱愛扮演公主等等。
但是這種認同的行為,是和家裡或者身邊的社會環境影響分不開的。孩子的性別認同行為,基本都是來源於周圍人有意無意的引導。周圍的環境和人越是傳統守舊,孩子的表現也會更迎合這種性別的刻板印象。
譬如一個小女孩,從小到大,周圍的人送她禮物都會送娃娃,漂亮衣服鞋子這種東西,和她玩遊戲也會傾向於玩過家家這種印象中「女孩」會喜歡的事情,而且時不時會和她說,女孩子要乖不能這麼淘,在這種環境影響下,孩子很快就會得出結論:我是女孩,我應該穿得漂亮,玩娃娃和過家家,我要安靜要聽話。然後按照這種印象去繼續指導自己接下來的行為。
但是,最近很多研究讓人們意識到,性別的刻板印象其實限制了孩子更多的可能,讓孩子更加偏科,思維呆板,不能靈活適應環境,於是現在西方國家開始提倡一種更先進的教育理念,叫做「雙性化教育」,提倡在教育中弱化男女性別差異,對孩子的發展更有好處,關於這一點我以前曾經寫過文章《」真不像個男孩子/女孩子!「你還在用性別的刻板印象羞辱孩子嘛?》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鼓勵男孩子去玩過家家,溫柔細膩一些,鼓勵女孩去玩恐龍,活潑好動一些,是非常有積極意義的。我們家毛頭就從小愛玩毛絨玩具,照顧娃娃,直到現在還喜歡和妹妹一起玩廚房做菜假扮遊戲,情感上也很敏感細膩,但這並不影響他成為一個小男子漢。而我們家果妹,因為從小被哥哥影響,也特別喜歡車子,機器人,恐龍等男孩的主題,也經常拿著刀啊劍啊和和哥哥玩打仗遊戲,但是這些喜好也不耽誤她認為自己是個美麗小公主。
所以,當你家的孩子出現一些和刻板性別印象不符的行為時,不要過於擔心,對孩子來說,那些喜好就只是喜好而已,他們並不知道這些喜好也具有性別色彩,當父母的也不要反應劇烈了,寬容一點,讓孩子的喜好更多元一點,也沒什麼壞處。
喜好上多元一點沒問題,那麼穿衣打扮方面更偏好異性,需要擔心嗎?
事實上,就算是沒有任何性別認同問題,小朋友依然會對如何穿衣打扮有自己的獨特想法,我們家果妞在3歲之前,是非常拒絕穿裙子扎辮子的,過了3歲在我一再安利下才慢慢接受。所以,就算是一個三歲的小男孩,想要把自己打扮成女孩子,不一定就代表他性別認同一定有問題。
現實中確實有這種情況:就是自己明確認同自己的性別,完全沒有性別焦慮,但是個人的氣質和喜好卻更偏向另一個性別。
我就親身碰到過這麼一個孩子,她是我們毛頭一年級時候的好朋友,這個女孩子其實長得很漂亮,但是從上到下都是男孩子的打扮,喜好個性也都是男孩子的,但是她確實認為自己是個女孩,只不過她不喜歡女孩子那一套,更喜歡男孩的打扮和男孩混,可能覺得男孩子更直接更自由吧。她有一個妹妹,就是個經典女孩,每天穿著蓬蓬裙來接姐姐放學,所以這也不是家庭影響的結果,只不過這個女孩比較有個性,家裡又比較寬容,就允許她當個假小子了。事實上生活中你也可能見到過一些個性更加瀟洒隨性的女孩,一直喜歡男性化的打扮,可並不耽誤性別認同,正常戀愛結婚都沒問題。
當然,女孩子當假小子一般比較容易被寬容,但是如果性別調轉,男孩子不喜歡男孩子那一套,想要學習女孩的打扮和做派,恐怕當家長的再寬容也沒法接受,這種孩子肯定是會有的,但是這個想法估計會在孩童時期就被壓制了。所以,如果一個男孩在三歲的時候想要打扮成女孩,他不一定有性別認同問題,也許只是不喜歡男孩那一套,想當個「假姑娘」,並不是不認同自己的性別。
但是,在三歲這個時間點上,也不能完全排除當父母的最擔心的那個因素,也就是「性別認知錯位」。
因為這個世界上,確實存在著一種「跨性別者」這樣的少數特殊人群,他們心中會強烈的認同另外一種性別,並且一生都會為這種性別錯位感到痛苦不堪。
我看過一些跨性別者的自我心路歷程,大都是從四五歲開始,就強烈感覺到自己大腦里的性別認同和身體的性別並不相符,也就是說,他們認為自己的男孩身體里裝著一個女孩的靈魂,或者女孩的身體里裝著一個男孩的靈魂。
為什麼會造成這種意識和事實的錯位,現在主流觀點認為,這種錯位主要是由於母親懷孕時激素分泌異常,從而大腦發育的時候出錯,讓性別傾向改變了所導致的。
以前也有人提出「性別社會決定論」,認為性別是可以人為改變的,就算一個正常的男孩子,我只要把他從小當女孩養,他的內心就會認同自己是個女孩,但是這個理論早已被一個殘酷的雙生實驗所推翻:有一對雙胞胎男嬰,因為一次醫療事故,其中一個失去了男性生殖器,於是就索性當成女孩養,但是這個孩子一直感覺不喜歡關於女孩的一切事情,直到青春期,他為此感到異常痛苦,甚至試圖自殺,家人才告訴他真相。
這個殘酷的實驗最終證明,性別意識出生就已經註定,無法靠後天洗腦強行改變,所以那些性別錯位的人並不是胡思亂想,也不是心理變態或是精神病,當靈魂裝錯了身體,需要糾正的是身體,而不是靈魂。
所以現在醫學界對待性別認知障礙已經去污名化,主要的治療手法是服用激素和手術變性,改變身體,而不是心理治療,試圖把性別認知給掰過來。
說了這麼多,主要想表達的就是一點:就是無論這個愛穿裙子的男孩是什麼情況,性別認知這件事是出生就已經固定的了,他到底是個標準的男孩,還是個性格偏女性化的男孩,甚至是一個認為自己是一個女孩的男孩,都不會因為你做了什麼就能有改變,你的反對,只是讓孩子學會隱藏自己的想法而已,既然如此,還不如接納他原本的樣子。
我想像了一下,如果是我兒子非要穿裙子扎小辮的話,我就會告訴他,媽媽覺得你的想法和喜好沒什麼錯,但是外面很多人不那麼想,媽媽害怕你會受到傷害。當然如果你覺得自己足夠堅強,不怕別人的眼光,媽媽支持你打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出去。但是如果你不想被人指指點點,那就出門像個男孩,在家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穿衣打扮,你的喜好和別人不一樣,這不是你的錯,媽媽可以接受你最真實的樣子。只不過,媽媽知道,「和大多數人不一樣」這條路太辛苦,媽媽會非常心疼你。
如果你可以把最壞的可能都想到了,並且可以接受的話,那無論孩子未來會是什麼樣子,那將都不再是個問題了吧。
只願,這個社會可以對性別的認知越來越開明寬容,拆掉腦子裡種種關於性別的種種條條框框。那樣的話,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可以不用顧忌他人的眼光,擁有屬於自己更自由更開闊的人生。
男娃非要穿裙子,女娃像個假小子,要「糾正」還是要「順從」?
0-6歲的育兒百科全書
北美全職帶娃老司機教你輕鬆育兒套路
有讀者問,家有三歲的男孩,最近總說要當小女生,讓媽媽給扎小辮,還要穿裙子,理由是覺得小女孩漂亮,當媽媽的無奈,只好隨了孩子心意,但心裡也很擔心,害怕是不是孩子的性別認知不正常。
❤
相信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都會在某個時刻對孩子的性別認知產生過擔憂,當一個小男孩喜歡粉色或者喜歡玩娃娃,當一個小女孩拒絕扎辮子拒絕穿裙子,當父母心裡就會緊張起來:一邊安慰自己說,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長大就好了。一邊又很害怕,怕孩子的性別認知有問題,長大成為一個「少數性別者」,被傳統社會所不容。
那麼,這種情況需不需要擔心呢?
橙子先來說說不需要擔心的情況:
孩子會在三歲左右,形成自己的性別認知,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們會知道,男孩和女孩是不一樣的,會開始主動學習社會文化上區分男女的習俗,並且主動對自己的性別身份進行認同,譬如說,男孩子會開始拒絕粉色的衣物和用品,拒絕那些可愛的、閃亮的,有女孩元素的物品;女孩子則是一門心思要去「當個女孩」,非粉色和裙子不穿,而且熱愛扮演公主等等。
但是這種認同的行為,是和家裡或者身邊的社會環境影響分不開的。孩子的性別認同行為,基本都是來源於周圍人有意無意的引導。周圍的環境和人越是傳統守舊,孩子的表現也會更迎合這種性別的刻板印象。
譬如一個小女孩,從小到大,周圍的人送她禮物都會送娃娃,漂亮衣服鞋子這種東西,和她玩遊戲也會傾向於玩過家家這種印象中「女孩」會喜歡的事情,而且時不時會和她說,女孩子要乖不能這麼淘,在這種環境影響下,孩子很快就會得出結論:我是女孩,我應該穿得漂亮,玩娃娃和過家家,我要安靜要聽話。然後按照這種印象去繼續指導自己接下來的行為。
但是,最近很多研究讓人們意識到,性別的刻板印象其實限制了孩子更多的可能,讓孩子更加偏科,思維呆板,不能靈活適應環境,於是現在西方國家開始提倡一種更先進的教育理念,叫做「雙性化教育」,提倡在教育中弱化男女性別差異,對孩子的發展更有好處,關於這一點我以前曾經寫過文章《」真不像個男孩子/女孩子!「你還在用性別的刻板印象羞辱孩子嘛?》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鼓勵男孩子去玩過家家,溫柔細膩一些,鼓勵女孩去玩恐龍,活潑好動一些,是非常有積極意義的。我們家毛頭就從小愛玩毛絨玩具,照顧娃娃,直到現在還喜歡和妹妹一起玩廚房做菜假扮遊戲,情感上也很敏感細膩,但這並不影響他成為一個小男子漢。而我們家果妹,因為從小被哥哥影響,也特別喜歡車子,機器人,恐龍等男孩的主題,也經常拿著刀啊劍啊和和哥哥玩打仗遊戲,但是這些喜好也不耽誤她認為自己是個美麗小公主。
所以,當你家的孩子出現一些和刻板性別印象不符的行為時,不要過於擔心,對孩子來說,那些喜好就只是喜好而已,他們並不知道這些喜好也具有性別色彩,當父母的也不要反應劇烈了,寬容一點,讓孩子的喜好更多元一點,也沒什麼壞處。
❤
喜好上多元一點沒問題,那麼穿衣打扮方面更偏好異性,需要擔心嗎?
事實上,就算是沒有任何性別認同問題,小朋友依然會對如何穿衣打扮有自己的獨特想法,我們家果妞在3歲之前,是非常拒絕穿裙子扎辮子的,過了3歲在我一再安利下才慢慢接受。所以,就算是一個三歲的小男孩,想要把自己打扮成女孩子,不一定就代表他性別認同一定有問題。
現實中確實有這種情況:就是自己明確認同自己的性別,完全沒有性別焦慮,但是個人的氣質和喜好卻更偏向另一個性別。
我就親身碰到過這麼一個孩子,她是我們毛頭一年級時候的好朋友,這個女孩子其實長得很漂亮,但是從上到下都是男孩子的打扮,喜好個性也都是男孩子的,但是她確實認為自己是個女孩,只不過她不喜歡女孩子那一套,更喜歡男孩的打扮和男孩混,可能覺得男孩子更直接更自由吧。她有一個妹妹,就是個經典女孩,每天穿著蓬蓬裙來接姐姐放學,所以這也不是家庭影響的結果,只不過這個女孩比較有個性,家裡又比較寬容,就允許她當個假小子了。事實上生活中你也可能見到過一些個性更加瀟洒隨性的女孩,一直喜歡男性化的打扮,可並不耽誤性別認同,正常戀愛結婚都沒問題。
當然,女孩子當假小子一般比較容易被寬容,但是如果性別調轉,男孩子不喜歡男孩子那一套,想要學習女孩的打扮和做派,恐怕當家長的再寬容也沒法接受,這種孩子肯定是會有的,但是這個想法估計會在孩童時期就被壓制了。所以,如果一個男孩在三歲的時候想要打扮成女孩,他不一定有性別認同問題,也許只是不喜歡男孩那一套,想當個「假姑娘」,並不是不認同自己的性別。
❤
但是,在三歲這個時間點上,也不能完全排除當父母的最擔心的那個因素,也就是「性別認知錯位」。
因為這個世界上,確實存在著一種「跨性別者」這樣的少數特殊人群,他們心中會強烈的認同另外一種性別,並且一生都會為這種性別錯位感到痛苦不堪。
我看過一些跨性別者的自我心路歷程,大都是從四五歲開始,就強烈感覺到自己大腦里的性別認同和身體的性別並不相符,也就是說,他們認為自己的男孩身體里裝著一個女孩的靈魂,或者女孩的身體里裝著一個男孩的靈魂。
為什麼會造成這種意識和事實的錯位,現在主流觀點認為,這種錯位主要是由於母親懷孕時激素分泌異常,從而大腦發育的時候出錯,讓性別傾向改變了所導致的。
以前也有人提出「性別社會決定論」,認為性別是可以人為改變的,就算一個正常的男孩子,我只要把他從小當女孩養,他的內心就會認同自己是個女孩,但是這個理論早已被一個殘酷的雙生實驗所推翻:有一對雙胞胎男嬰,因為一次醫療事故,其中一個失去了男性生殖器,於是就索性當成女孩養,但是這個孩子一直感覺不喜歡關於女孩的一切事情,直到青春期,他為此感到異常痛苦,甚至試圖自殺,家人才告訴他真相。
這個殘酷的實驗最終證明,性別意識出生就已經註定,無法靠後天洗腦強行改變,所以那些性別錯位的人並不是胡思亂想,也不是心理變態或是精神病,當靈魂裝錯了身體,需要糾正的是身體,而不是靈魂。
所以現在醫學界對待性別認知障礙已經去污名化,主要的治療手法是服用激素和手術變性,改變身體,而不是心理治療,試圖把性別認知給掰過來。
❤
說了這麼多,主要想表達的就是一點:就是無論這個愛穿裙子的男孩是什麼情況,性別認知這件事是出生就已經固定的了,他到底是個標準的男孩,還是個性格偏女性化的男孩,甚至是一個認為自己是一個女孩的男孩,都不會因為你做了什麼就能有改變,你的反對,只是讓孩子學會隱藏自己的想法而已,既然如此,還不如接納他原本的樣子。
我想像了一下,如果是我兒子非要穿裙子扎小辮的話,我就會告訴他,媽媽覺得你的想法和喜好沒什麼錯,但是外面很多人不那麼想,媽媽害怕你會受到傷害。當然如果你覺得自己足夠堅強,不怕別人的眼光,媽媽支持你打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出去。但是如果你不想被人指指點點,那就出門像個男孩,在家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穿衣打扮,你的喜好和別人不一樣,這不是你的錯,媽媽可以接受你最真實的樣子。只不過,媽媽知道,「和大多數人不一樣」這條路太辛苦,媽媽會非常心疼你。
如果你可以把最壞的可能都想到了,並且可以接受的話,那無論孩子未來會是什麼樣子,那將都不再是個問題了吧。
只願,這個社會可以對性別的認知越來越開明寬容,拆掉腦子裡種種關於性別的種種條條框框。那樣的話,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可以不用顧忌他人的眼光,擁有屬於自己更自由更開闊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