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不時追求著一種超現實的理想主義,比如禪讓,明明沒有哪位君王真心愿意把王位讓給別人,但史書硬把它記載為禪讓、主動讓賢。但是扒開5000年幾十次所謂的歷史「禪讓」中,還真有唯一的一次主動讓位的,今天我們就來扒扒深層原因,誰這麼二啊? 傳說中的禪讓
歷史傳說中的禪讓。
禪讓是指帝王主動把王位讓給別人,歷史記載比較有名的有「堯讓於舜,舜讓位於禹」,而且這禪讓還帶有密碼,就是這16個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但是,隨著歷史的外衣逐漸被扒開,越來越多的史料表明,「堯舜禹」之間的禪讓,是被逼的,據說堯以舜攝政後(相當於總理),天下都向舜彙報,堯只得讓位於舜,舜於是找個理由把岳父堯發配到了山東,把大舅子丹朱發配到了丹水(也就是長平之戰那地方),最後他們都死於當地。
到了舜找禹作攝政後,報應來了,禹把舜放逐到幾千里外的湖南,最終老死於永州,兩位妻子也趕來赴死成了湘妃。
我相信這是有幾分真實的,以後用區塊鏈技術,這些歷史真相估計都可以印證一番。 司馬家的禪讓
三代以後的所謂N次禪讓。
當然,上面這是遠古的禪讓案例,司馬遷把他們寫出了千古大義,但事實上前後不搭、漏洞百出,只一個年齡就讓大家雲里霧裡,只不過歷史專家開心就好。
不過自此以後,禪讓就成了一種理想的時髦,一二百年時不時抽搐那麼一兩下,讓歷朝歷代看後「嘖嘖」幾下,也算是一種功績吧。而且漢朝時特別多,這應歸功於司馬遷先生。
比如第一位就是著名的儒家三好先生,王莽。王莽在生前,那真的是一位仁義先生,古往今來第一仁君,為人謙遜,禮賢下士,大義滅親,從一個普通的外戚上升為權臣,最終以萬臣期待的方式,通過和平演變換了漢宮政權,禪讓得帝位。但由於漢室地方勢力太過強大了,十多年後位置丟了。
緊接著曹丕代漢建魏,司馬炎代魏建晉朝,小寄奴劉裕代晉建南朝宋,蕭道成代宋建南朝齊,蕭衍代齊建南朝梁,陳霸先代梁建南朝陳,楊堅從後周小外孫處奪位建隋朝,都是禪讓,前皇帝都是下過禪讓聖旨的哦。讓來讓去的歷史
我們再繼續,武則天代唐立周是禪讓,朱溫代唐建梁是禪讓,趙匡胤代北周建宋朝是禪讓,……
以上禪讓的共同特點是,非宗室大臣特別是外戚勢力坐大,皇帝懦弱無靠,朝庭內外都已經依附此大臣,皇帝無奈只得下召讓位,只盼保得一時性命,結果大多還是被各種形式害死,也就是說你讓也得讓、不讓也得讓,反抗無用,只求接力者發發善心吧。
碰到這種事,小皇帝只能自認倒霉罷了,誰叫你生在末代皇家呢?你生下來也沒做過什麼貢獻呀,拿走了也沒得辦法,皇帝如此,被封了太子名義的,更別想皇位能回來了。
但歷史上真有這麼一位王,皇帝做得好好的,身體也倍兒棒,還挺有政治理想,卻說不幹就不幹,主動禪位了。一般的皇帝自己不幹了讓位給兒子就行了,他偏不,他非要讓位給宰相,可把太子氣得,眼爭爭看著皇位落給了外人。
這個人,就是有著700年傳承歷史的燕國王位繼承人燕王噲。 武則天
燕王為什麼禪讓?
燕國,是周武王弟弟的封國,到了燕王噲時,已經700多年了。由於燕國立於北方,一直與中原無涉,戰火較少,在春秋戰國諸國中,還算平安。燕王噲即位後,挺有抱負,想有所作為,於是在公元前318那一年,聯合楚韓魏趙四國攻打秦國,結果自然敗了,同時,世仇齊國一看有機會,正在東南虎視眈眈,隨時就打過來。
燕王噲回去種地反思,這燕王有一大愛好,就是喜歡當農民,不想當幹部,當陶淵明,嗯,陶淵明還在他身後500年呢。
於是大臣們也開始七嘴八舍總結經驗了,說秦有商鞅變法,齊有鄒忌變法、楚有吳起變法,韓有申不害變法,趙有胡服騎射,魏有李悝變法,燕國有什麼呀,什麼也沒有(樂毅的出現是20年後的事了),人家都在創新了,我們燕國思想觀念還如此陳舊,只有發揮諸位大臣的主觀能動性,讓現在的相國子之掌握更多的權力變法,那麼打敗諸國就不在話下了。
這燕王是經典的二,對堯舜禹禪讓的故事深信不疑,天天背那治國理政16字方針,一聽,哇擦,兄弟,人才,說得有理啊,我天天學著種田,為什麼?不就是在學堯舜禹嘛,乾脆,我把王位也讓了吧,說干就干,來來來,子之,你來代王位。
相國子之將信將疑,喔嚓,有這好事,一看燕王還算誠懇的臉,不像是試探我忠誠的樣子啊。於是在一番「啊哦嗯呀」聲中接了王位,面南而座。 燕王讓子之
子之坐在王位上,兩天還沒緩過神來,還是不踏實。果然,太子姬平剛開始沒反應過來,現在回過神了,這是明擺著搶我位子啊,老爸太拗,大器大笑也說不通,於是只能自己積蓄力量,待機而發。
要說子之,雖沒有變法之才,但政治權謀也不是蓋的,他認為,燕王做的是表面文章,必須讓他做實了,否則隨時有收回的可能。於是鼓動大臣讓燕王繼續釋放人事權,讓輿論將禪讓之事做實了。
於是有大臣對燕王說:燕國百姓仍然認為燕王禪讓只不過做做樣子,像堯讓給許由一樣,許由不會接受,禹禪讓給伯益,最終還是禹的兒子啟繼位,現在燕王仍手握全國三百石以上俸祿官員的任免權,這就是明證。
燕王本有握住最後底牌的心思,聽到這樣的輿論,心中一橫,竟然把全國軍隊和行政權力全部授給了子之,真正過起了退隱的生活。
太子平一看這種情況,根本沒有恢復的可能了,於是心也一橫,反了,向王宮進攻,最終太子被打敗,國家也大亂,齊國趁機率軍攻打燕國,燕國大敗,燕王噲和子之被殺。 太子不好當
你看,為了一個偉大的民主思想,燕王把一個國家送上了絕路。有時候太超前也不是好事。很多人說王莽是現代人穿越過去的,如果說穿越,這位燕王噲的可能性最大。真是穿越嗎?顯然不是。是一次偶然事件嗎?顯然也不是。是集體焦慮症犯了,是集體焦慮症下的君臣遊戲而已,只不過燕王噲把它玩大了。當戰國諸雄都在突飛猛進,只有燕國在原地踏步,而且放眼望去,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長城內外看不到一顆青年人才,樂毅當時還在魏國做他的五好青年,太子遲遲看不到接班能力的表現,燕王沒有更好的選擇,而且子之的輿論也做得非常好。在半推半就當中,燕王選擇了「將仁德的面子進行到底」。
從歷史看來,太子平能力果然平平,如果足夠優秀,象禹的兒子啟一樣,怎麼可能允許這樣的亂臣賊子子之的存在?如果足夠優秀,燕王噲也不可能禪讓給子之,而直接傳位給太子啦。但歷史就是這樣,沒有第二次機會。
唯一次心甘情願的禪讓,卻招來詭譎滅國,是你的真不該讓
在中國古代,不時追求著一種超現實的理想主義,比如禪讓,明明沒有哪位君王真心愿意把王位讓給別人,但史書硬把它記載為禪讓、主動讓賢。但是扒開5000年幾十次所謂的歷史「禪讓」中,還真有唯一的一次主動讓位的,今天我們就來扒扒深層原因,誰這麼二啊?
傳說中的禪讓
歷史傳說中的禪讓。
禪讓是指帝王主動把王位讓給別人,歷史記載比較有名的有「堯讓於舜,舜讓位於禹」,而且這禪讓還帶有密碼,就是這16個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但是,隨著歷史的外衣逐漸被扒開,越來越多的史料表明,「堯舜禹」之間的禪讓,是被逼的,據說堯以舜攝政後(相當於總理),天下都向舜彙報,堯只得讓位於舜,舜於是找個理由把岳父堯發配到了山東,把大舅子丹朱發配到了丹水(也就是長平之戰那地方),最後他們都死於當地。
到了舜找禹作攝政後,報應來了,禹把舜放逐到幾千里外的湖南,最終老死於永州,兩位妻子也趕來赴死成了湘妃。
我相信這是有幾分真實的,以後用區塊鏈技術,這些歷史真相估計都可以印證一番。
司馬家的禪讓
三代以後的所謂N次禪讓。
當然,上面這是遠古的禪讓案例,司馬遷把他們寫出了千古大義,但事實上前後不搭、漏洞百出,只一個年齡就讓大家雲里霧裡,只不過歷史專家開心就好。
不過自此以後,禪讓就成了一種理想的時髦,一二百年時不時抽搐那麼一兩下,讓歷朝歷代看後「嘖嘖」幾下,也算是一種功績吧。而且漢朝時特別多,這應歸功於司馬遷先生。
比如第一位就是著名的儒家三好先生,王莽。王莽在生前,那真的是一位仁義先生,古往今來第一仁君,為人謙遜,禮賢下士,大義滅親,從一個普通的外戚上升為權臣,最終以萬臣期待的方式,通過和平演變換了漢宮政權,禪讓得帝位。但由於漢室地方勢力太過強大了,十多年後位置丟了。
緊接著曹丕代漢建魏,司馬炎代魏建晉朝,小寄奴劉裕代晉建南朝宋,蕭道成代宋建南朝齊,蕭衍代齊建南朝梁,陳霸先代梁建南朝陳,楊堅從後周小外孫處奪位建隋朝,都是禪讓,前皇帝都是下過禪讓聖旨的哦。
讓來讓去的歷史
我們再繼續,武則天代唐立周是禪讓,朱溫代唐建梁是禪讓,趙匡胤代北周建宋朝是禪讓,……
以上禪讓的共同特點是,非宗室大臣特別是外戚勢力坐大,皇帝懦弱無靠,朝庭內外都已經依附此大臣,皇帝無奈只得下召讓位,只盼保得一時性命,結果大多還是被各種形式害死,也就是說你讓也得讓、不讓也得讓,反抗無用,只求接力者發發善心吧。
碰到這種事,小皇帝只能自認倒霉罷了,誰叫你生在末代皇家呢?你生下來也沒做過什麼貢獻呀,拿走了也沒得辦法,皇帝如此,被封了太子名義的,更別想皇位能回來了。
但歷史上真有這麼一位王,皇帝做得好好的,身體也倍兒棒,還挺有政治理想,卻說不幹就不幹,主動禪位了。一般的皇帝自己不幹了讓位給兒子就行了,他偏不,他非要讓位給宰相,可把太子氣得,眼爭爭看著皇位落給了外人。
這個人,就是有著700年傳承歷史的燕國王位繼承人燕王噲。
武則天
燕王為什麼禪讓?
燕國,是周武王弟弟的封國,到了燕王噲時,已經700多年了。由於燕國立於北方,一直與中原無涉,戰火較少,在春秋戰國諸國中,還算平安。燕王噲即位後,挺有抱負,想有所作為,於是在公元前318那一年,聯合楚韓魏趙四國攻打秦國,結果自然敗了,同時,世仇齊國一看有機會,正在東南虎視眈眈,隨時就打過來。
燕王噲回去種地反思,這燕王有一大愛好,就是喜歡當農民,不想當幹部,當陶淵明,嗯,陶淵明還在他身後500年呢。
於是大臣們也開始七嘴八舍總結經驗了,說秦有商鞅變法,齊有鄒忌變法、楚有吳起變法,韓有申不害變法,趙有胡服騎射,魏有李悝變法,燕國有什麼呀,什麼也沒有(樂毅的出現是20年後的事了),人家都在創新了,我們燕國思想觀念還如此陳舊,只有發揮諸位大臣的主觀能動性,讓現在的相國子之掌握更多的權力變法,那麼打敗諸國就不在話下了。
這燕王是經典的二,對堯舜禹禪讓的故事深信不疑,天天背那治國理政16字方針,一聽,哇擦,兄弟,人才,說得有理啊,我天天學著種田,為什麼?不就是在學堯舜禹嘛,乾脆,我把王位也讓了吧,說干就干,來來來,子之,你來代王位。
相國子之將信將疑,喔嚓,有這好事,一看燕王還算誠懇的臉,不像是試探我忠誠的樣子啊。於是在一番「啊哦嗯呀」聲中接了王位,面南而座。
燕王讓子之
子之坐在王位上,兩天還沒緩過神來,還是不踏實。果然,太子姬平剛開始沒反應過來,現在回過神了,這是明擺著搶我位子啊,老爸太拗,大器大笑也說不通,於是只能自己積蓄力量,待機而發。
要說子之,雖沒有變法之才,但政治權謀也不是蓋的,他認為,燕王做的是表面文章,必須讓他做實了,否則隨時有收回的可能。於是鼓動大臣讓燕王繼續釋放人事權,讓輿論將禪讓之事做實了。
於是有大臣對燕王說:燕國百姓仍然認為燕王禪讓只不過做做樣子,像堯讓給許由一樣,許由不會接受,禹禪讓給伯益,最終還是禹的兒子啟繼位,現在燕王仍手握全國三百石以上俸祿官員的任免權,這就是明證。
燕王本有握住最後底牌的心思,聽到這樣的輿論,心中一橫,竟然把全國軍隊和行政權力全部授給了子之,真正過起了退隱的生活。
太子平一看這種情況,根本沒有恢復的可能了,於是心也一橫,反了,向王宮進攻,最終太子被打敗,國家也大亂,齊國趁機率軍攻打燕國,燕國大敗,燕王噲和子之被殺。
太子不好當
你看,為了一個偉大的民主思想,燕王把一個國家送上了絕路。有時候太超前也不是好事。很多人說王莽是現代人穿越過去的,如果說穿越,這位燕王噲的可能性最大。
真是穿越嗎?顯然不是。
是一次偶然事件嗎?顯然也不是。是集體焦慮症犯了,是集體焦慮症下的君臣遊戲而已,只不過燕王噲把它玩大了。當戰國諸雄都在突飛猛進,只有燕國在原地踏步,而且放眼望去,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長城內外看不到一顆青年人才,樂毅當時還在魏國做他的五好青年,太子遲遲看不到接班能力的表現,燕王沒有更好的選擇,而且子之的輿論也做得非常好。在半推半就當中,燕王選擇了「將仁德的面子進行到底」。
從歷史看來,太子平能力果然平平,如果足夠優秀,象禹的兒子啟一樣,怎麼可能允許這樣的亂臣賊子子之的存在?如果足夠優秀,燕王噲也不可能禪讓給子之,而直接傳位給太子啦。但歷史就是這樣,沒有第二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