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晉被很多人認為是周朝春秋和戰國的分水嶺,《資治通鑒》作者司馬光認為是周天子周威烈王自己破壞了禮的規矩,不考慮後果,使周朝的威嚴降低,導致諸侯國離經叛道現象接連出現。
這個說法,周威烈王表示不服:不經歷我的痛苦,就別輕易批判我的過錯,換你來也一樣!
周朝從周幽王到周威烈王時,經歷了西周到東周的變遷,期間經歷了很多不堪,壓倒周天子威望的稻草,不是一根,是接二連三的稻草。
周朝在周幽王時玩烽火戲諸侯,寵信美女褒姒,廢后並改立太子等一系列混蛋行為,引起被廢王后的父國申國的不滿,申國便聯合繒國、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攻破周的都城鎬京,周幽王被殺死在驪山之下,後繼之君周平王感受到了犬戎的威脅,便東遷到洛邑,史稱東周,這是周朝開始走下坡路的開端。
東遷後的周朝,還是沒撿起曾經天下共主的聲望,很不幸遇到了兩個混蛋鄭莊公和楚莊王。
鄭國是姬姓諸侯國,鄭國的國君鄭武公時對周朝還算忠心耿耿,能做到和周朝同氣連枝,到鄭武公兒子鄭莊公的時候,就非常不尊重周朝,還弄出周鄭交質、射傷周天子周恆王的風波,周朝的外強中乾被鄭國完整的向其他諸侯展示了一個遍。
楚國是個從一開始就不把周朝當回事的諸侯國,自己率先稱王,到楚莊王的時候,對周朝的蔑視到了極端,楚莊王曾在周朝都城外檢閱軍隊,還問詢只有周天子才有資格保管的九鼎的重量,還好周朝的大臣王孫滿口舌好,應付了楚莊王的刁難,才沒弄出大的風波來。
周朝變成這個樣子,已經是名存實亡,後來的諸侯們再弄出過格動作的時候,不用不太在乎周天子的心情。
到周威烈王的時候,發生了一個大事件,就是標題說的三家分晉並獲得了周威烈王的認可,成為了後來的韓魏趙三個諸侯國,很多人說周威烈王完全可以不封韓魏趙這三個諸侯國,讓其他諸侯來討伐韓魏趙這三個逆臣,這真的可以嗎?
答案是周威烈王只有一個選擇:同意,至於後果,已經沒有!因為周天子的威嚴、周朝的禮制,已經是擺設,同意了還有繼續苟活的可能,不同意,誰都不知道會是什麼結果。
首先三家分晉的時候,東周的都城地理位置很微妙,在晉國的腹地,嚴格來說在韓國的地面,周威烈王擔心不同意,韓國是很容易來逼宮的,以其到時受辱,不如順水推舟,保留周天子那點很可憐的臉面。
其次,其他諸侯國對這件事抱著看熱鬧的態度,沒有站出來發表言論,周威烈王對其他諸侯國徹底寒了心,不敢指望、也命令不了諸侯國來懲治韓魏趙三個所謂的逆臣,只能考慮自保。
最後周威烈王認可三家分晉,還有一個我們平常人也有的小心思,那就是報復晉國。
上面說了東周是在晉國腹地,同時晉國也是姬姓國,也就是說周天子和其他諸侯國但凡有任何的不愉快,晉國是應該站出來的,周鄭交惡、楚莊王在都城外閱兵這些惡性事件,晉國不說派兵相助,連泡都沒冒一個。受辱的時候,自己人假裝沒看見,這得有多寒心?
三家分晉後申請封侯的報告交到周威烈王手裡的時候,周威烈王很快就批准了,他要報復晉國這個自己人的不作為。
對於周威烈王來說,三家分晉是再次把周朝的難看展示給別人看,無助和寒心面前,考慮後果,已經是奢侈。
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韓魏趙三家分晉封侯,周威烈王很委屈:無助和寒心面前,沒有後果
三家分晉被很多人認為是周朝春秋和戰國的分水嶺,《資治通鑒》作者司馬光認為是周天子周威烈王自己破壞了禮的規矩,不考慮後果,使周朝的威嚴降低,導致諸侯國離經叛道現象接連出現。
這個說法,周威烈王表示不服:不經歷我的痛苦,就別輕易批判我的過錯,換你來也一樣!
周朝從周幽王到周威烈王時,經歷了西周到東周的變遷,期間經歷了很多不堪,壓倒周天子威望的稻草,不是一根,是接二連三的稻草。
周朝在周幽王時玩烽火戲諸侯,寵信美女褒姒,廢后並改立太子等一系列混蛋行為,引起被廢王后的父國申國的不滿,申國便聯合繒國、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攻破周的都城鎬京,周幽王被殺死在驪山之下,後繼之君周平王感受到了犬戎的威脅,便東遷到洛邑,史稱東周,這是周朝開始走下坡路的開端。
東遷後的周朝,還是沒撿起曾經天下共主的聲望,很不幸遇到了兩個混蛋鄭莊公和楚莊王。
鄭國是姬姓諸侯國,鄭國的國君鄭武公時對周朝還算忠心耿耿,能做到和周朝同氣連枝,到鄭武公兒子鄭莊公的時候,就非常不尊重周朝,還弄出周鄭交質、射傷周天子周恆王的風波,周朝的外強中乾被鄭國完整的向其他諸侯展示了一個遍。
楚國是個從一開始就不把周朝當回事的諸侯國,自己率先稱王,到楚莊王的時候,對周朝的蔑視到了極端,楚莊王曾在周朝都城外檢閱軍隊,還問詢只有周天子才有資格保管的九鼎的重量,還好周朝的大臣王孫滿口舌好,應付了楚莊王的刁難,才沒弄出大的風波來。
周朝變成這個樣子,已經是名存實亡,後來的諸侯們再弄出過格動作的時候,不用不太在乎周天子的心情。
到周威烈王的時候,發生了一個大事件,就是標題說的三家分晉並獲得了周威烈王的認可,成為了後來的韓魏趙三個諸侯國,很多人說周威烈王完全可以不封韓魏趙這三個諸侯國,讓其他諸侯來討伐韓魏趙這三個逆臣,這真的可以嗎?
答案是周威烈王只有一個選擇:同意,至於後果,已經沒有!因為周天子的威嚴、周朝的禮制,已經是擺設,同意了還有繼續苟活的可能,不同意,誰都不知道會是什麼結果。
首先三家分晉的時候,東周的都城地理位置很微妙,在晉國的腹地,嚴格來說在韓國的地面,周威烈王擔心不同意,韓國是很容易來逼宮的,以其到時受辱,不如順水推舟,保留周天子那點很可憐的臉面。
其次,其他諸侯國對這件事抱著看熱鬧的態度,沒有站出來發表言論,周威烈王對其他諸侯國徹底寒了心,不敢指望、也命令不了諸侯國來懲治韓魏趙三個所謂的逆臣,只能考慮自保。
最後周威烈王認可三家分晉,還有一個我們平常人也有的小心思,那就是報復晉國。
上面說了東周是在晉國腹地,同時晉國也是姬姓國,也就是說周天子和其他諸侯國但凡有任何的不愉快,晉國是應該站出來的,周鄭交惡、楚莊王在都城外閱兵這些惡性事件,晉國不說派兵相助,連泡都沒冒一個。受辱的時候,自己人假裝沒看見,這得有多寒心?
三家分晉後申請封侯的報告交到周威烈王手裡的時候,周威烈王很快就批准了,他要報復晉國這個自己人的不作為。
對於周威烈王來說,三家分晉是再次把周朝的難看展示給別人看,無助和寒心面前,考慮後果,已經是奢侈。
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