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銀河"系列計算機實現我國巨型機"零"的突破,到"天河"系列計算機在世界超算數度稱雄,背後離不開許多科研工作者的艱辛探索,而哈爾濱工程大學1956級校友周興銘就是其中一位。他是我國第一台十億次級通用並行巨型計算機"銀河—Ⅱ"的總設計師,從23歲起就接觸多個重大項目,見證了我國計算機發展史上諸多"重要瞬間"。今天就跟小編一起,走進周興銘的傳奇人生。
周興銘,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現哈爾濱工程大學)電子計算機專業1961屆畢業生,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新中國軍用專用計算機、大型通用計算機和巨型計算機系統的重要開拓者之一,先後擔任銀河Ⅰ億次巨型計算機主機系統研製負責人、銀河仿Ⅰ全數字模擬計算機研製總負責人、銀河Ⅱ並行巨型計算機研製總設計師,成功研製6台代表當時國家最先進水平的計算機系統。嶄露頭角1958年,哈軍工(現哈爾濱工程大學)組建了以慈雲桂、柳克俊為首的電子計算機研製組,這是我國自主研製計算機的最早的團隊之一。研製組以魚雷快艇的魚雷射擊指揮儀為目標,研製電子管901電子計算機。
1956年8月,周興銘進入哈軍工學習。在校期間,他參與了901機的魚雷射擊程序的編寫,初步接觸科研工作,從此對計算機產生濃厚的興趣。1960年,他作為優秀學員被選拔提前留校。留校後,他參加了慈雲桂、柳克俊在哈軍工舉辦的全軍第一個計算機學習班——57323班,接受電子電路、計算機原理等方面的專業培訓。慈雲桂把周興銘引入計算機這個學科領域,可以說是他的授業恩師。
20世紀60年代前後,晶體管作為產品剛出現不久,我國晶體管研製剛剛起步。生產的鍺晶體管質量不夠好,而且不耐高溫。在魚雷快艇高溫高濕高鹽的惡劣條件下,用晶體管研製可靠實用的計算機難上加難。哈軍工有志氣的知識分子偏不信邪,他們兵分兩路:一路由慈雲桂親自督戰,研製441B計算機;一路由柳克俊領頭,研製901晶體管計算機(魚雷快艇射擊指揮計算機)。
1961年初,周興銘在57323班的培訓結束後,參加了柳克俊領導的901晶體管計算機研製組。他在運控部件設計中顯露出對計算機研製的突出才能,經常提出獨到的見解。年僅20多歲的他便作為系統設計和調試的技術骨幹,初步顯露出自己在研製計算機方面的非凡才華,在數字電路抗干擾設計、系統邏輯設計、整機調試上都做出了重大貢獻。周興銘和同事一起,用阻容二級管組合限幅穩流技術,成功解決了鍺晶體管高溫漏流劇增及在惡劣環境下電路干擾大造成系統不穩定的難題。1963年901樣機研製成功,系統運行穩定可靠,可頂住南方海域高溫高濕高鹽霧的環境。901晶體管計算機是我國研製成功的最早的晶體管計算機之一,成功裝備在我國的魚雷快艇上,成為我國第一代自主研製的電子數字指揮儀,後來投入批量生產。擔當重任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海軍實行"空、潛、快"的戰略方針。根據這一方針,1965年國防科委和海軍決定建造排水量350噸級的輕型潛艇,需要在潛艇上裝配一台魚雷射擊指揮儀,後稱為"030"計算機。1966年,哈軍工陳亞希教授領導成立了海軍小型潛艇上的魚雷射擊指揮儀研製組,周興銘因為在901晶體管計算機研製中的出色表現,被任命為該課題負責人之一。
為了給"030"增智瘦身,既滿足潛艇上空間狹小的限制,又能夠經受起惡劣環境條件的考驗,確保機器穩定可靠,課題組大膽決定在全國率先採用集成電路技術研製這台機器。根據任務分工,周興銘具體負責計算機的總體方案和集成電路設計。為了完成總體方案設計任務,周興銘深入海軍部隊反覆調研,對"030"的性能、指標、大小以及形狀作了比較理想的設計。為了完成集成電路設計任務,他長期住在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與技術人員一道,齊心協力,集體攻關,創造性地提出"多個輸入二極體設計在功率晶體管集電極上"的研製思路,定型一套高抗干擾的DTL電路,大大減少了隔離島數目,降低了製造難度,成功應用於工程研製。1968年,課題組研製成功"030潛艇數字指揮儀計算機",這是我國自主研製的最早的集成電路計算機之一。
1969年,周興銘參加由慈雲桂領導的百萬次級"151通用大型計算機"研製工作,被任命為運控分系統負責人。這是一次運算速度跳二個數量級的躍進,是第一次涉足大型通用計算機研製,系統複雜度、難度大大提高。他設計了全套指令的操作表及其實現的控制邏輯,解決了串並行快速乘法金字塔樹的結構與符號處理,改進了國外有關文獻的快速除法方案,並實現了跳0跳1的快速除法方案,這些都是關鍵技術。周興銘還發現並解決了TTL電路的睡眠效應以及TTL電路傳輸干擾等一系列深層次的關鍵問題,改造了機器互連線系統,穩定了機器,大幅度提高了機器的主頻。他首次運用"用調試診斷程序來調機"的方法,對加快系統調試、發現並解決睡眠和干擾等問題起到了關鍵作用。
"151"計算機裝備於"遠望一號"測量船上用作中心計算機,在我國向南太平洋預定海域發射洲際運載火箭、潛艇的水下發射和同步衛星發射等一系列科學試驗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該成果單機系統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榮譽獎,雙機系統1982年獲軍隊科技成果一等獎。功勛卓著20世紀70年代,我國決定自主研製巨型機。1978年初,周興銘被任命為主機系統(除主存外)研製負責人,機器後來定名為銀河Ⅰ億次巨型機。
銀河Ⅰ首次採用"向量技術",周興銘和同事們精心設計、精心研製,設計了12條向量化流水線和強有力的向量寄存器,採用雙向量陣列技術,主機系統穩定可靠工作在20MHz的高主頻,並有相當大餘量,這個指標在當時屬國內第一。他還提出一整套監測系統設計,使機器正常工作時,主機硬體95%以上覆蓋面的任一偶發故障,都能自動捕捉到並大體定位,大大提高了機器的可靠性,簡化了診斷系統軟體的設計。銀河Ⅰ億次機1983年研製成功,使我國進入國際上能研製巨型億次機少數國家的行列,填補了我國巨型機的空白。該成果1984年獲中央軍委國防科技成果特等獎。
20世紀70年代末,國外出現了全數字模擬機,但我國模擬界還停留在小規模模擬機的水平。1982年,銀河Ⅰ大體成功,國防科工委於是提出用銀河億次機的工藝技術來做全數字模擬機。周興銘先是擔任工程組長,後來成為銀河仿Ⅰ全數字模擬計算機研製的總負責人。他提出總體研製方案,主持研製全過程,解決了主控介面方案、介面設計、調試診斷、可靠性等一系列關鍵技術,於1985年秋研製成功銀河仿Ⅰ全數字模擬計算機。該機填補了我國空白,開創了我國模擬技術的新局面,在我國航天、國防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該成果198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988年初,經過近兩年的醞釀,我國正式開始銀河Ⅱ通用並行巨型機的研製,周興銘被任命為總設計師。銀河Ⅱ的速度和計算能力是銀河Ⅰ的10倍,他提出4中央處理機並行協同工作的並行巨型機總體方案,使銀河Ⅱ總體上跨了一代。
1992年10月,銀河Ⅱ國家鑒定正式揭幕,來自全國的同行專家100餘人分成8個小組,歷時1個月,對18項技術逐一深入鑒定,給予了高度評價。銀河Ⅱ被評為1992年度中國十大科技成就之首,連續兩年進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銀河Ⅱ後來用於國家氣象局做中期數值天氣預報,得到世界氣象組織的肯定和高度評價,為國家爭得了榮譽。
1993年,巨型機的發展進入基於微處理器大規模並行的高性能計算機時代。周興銘作為負責人,領銜進行了銀河Ⅲ大規模並行巨型計算機的總體技術方案與研製方案預研。為了銀河事業的長遠發展,他毫不猶豫地把年輕人推向前台,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積累了幾十年的工作經驗、實驗方法、技術資料和盤托出,為年輕人大膽創新保駕護航,為銀河團隊後繼有人奠定了基礎。新一代計算機研製者從銀河事業中脫穎而出,在前輩的基礎上不斷把計算機事業推向前進,最終把中國超級計算機技術推向世界之巔。同年,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2016年1月,中國計算機學會(CCF)理事長就職典禮暨2015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頒發了2015年度CCF終身成就獎、CCF青年科學家獎、CCF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CCF夏培肅獎等7個獎項,表彰了一批為中國計算機事業作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和教育工作者。在頒獎會上,周興銘獲得CCF終身成就獎。
關注"遇見哈工程"頭條號,獲取關於"211工程"、"985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和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哈爾濱工程大學的最新精彩資訊!
部分素材來源:哈爾濱工程大學校友網、央廣軍事、科學網、國防科技大學官微、人民網、中國科學院學部、中國軍網
填補國內空白,獲終身成就獎,這位院士的成果被國際組織高度評價
從"銀河"系列計算機實現我國巨型機"零"的突破,到"天河"系列計算機在世界超算數度稱雄,背後離不開許多科研工作者的艱辛探索,而哈爾濱工程大學1956級校友周興銘就是其中一位。他是我國第一台十億次級通用並行巨型計算機"銀河—Ⅱ"的總設計師,從23歲起就接觸多個重大項目,見證了我國計算機發展史上諸多"重要瞬間"。今天就跟小編一起,走進周興銘的傳奇人生。
周興銘,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現哈爾濱工程大學)電子計算機專業1961屆畢業生,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新中國軍用專用計算機、大型通用計算機和巨型計算機系統的重要開拓者之一,先後擔任銀河Ⅰ億次巨型計算機主機系統研製負責人、銀河仿Ⅰ全數字模擬計算機研製總負責人、銀河Ⅱ並行巨型計算機研製總設計師,成功研製6台代表當時國家最先進水平的計算機系統。
嶄露頭角
1958年,哈軍工(現哈爾濱工程大學)組建了以慈雲桂、柳克俊為首的電子計算機研製組,這是我國自主研製計算機的最早的團隊之一。研製組以魚雷快艇的魚雷射擊指揮儀為目標,研製電子管901電子計算機。
1956年8月,周興銘進入哈軍工學習。在校期間,他參與了901機的魚雷射擊程序的編寫,初步接觸科研工作,從此對計算機產生濃厚的興趣。1960年,他作為優秀學員被選拔提前留校。留校後,他參加了慈雲桂、柳克俊在哈軍工舉辦的全軍第一個計算機學習班——57323班,接受電子電路、計算機原理等方面的專業培訓。慈雲桂把周興銘引入計算機這個學科領域,可以說是他的授業恩師。
20世紀60年代前後,晶體管作為產品剛出現不久,我國晶體管研製剛剛起步。生產的鍺晶體管質量不夠好,而且不耐高溫。在魚雷快艇高溫高濕高鹽的惡劣條件下,用晶體管研製可靠實用的計算機難上加難。哈軍工有志氣的知識分子偏不信邪,他們兵分兩路:一路由慈雲桂親自督戰,研製441B計算機;一路由柳克俊領頭,研製901晶體管計算機(魚雷快艇射擊指揮計算機)。
1961年初,周興銘在57323班的培訓結束後,參加了柳克俊領導的901晶體管計算機研製組。他在運控部件設計中顯露出對計算機研製的突出才能,經常提出獨到的見解。年僅20多歲的他便作為系統設計和調試的技術骨幹,初步顯露出自己在研製計算機方面的非凡才華,在數字電路抗干擾設計、系統邏輯設計、整機調試上都做出了重大貢獻。周興銘和同事一起,用阻容二級管組合限幅穩流技術,成功解決了鍺晶體管高溫漏流劇增及在惡劣環境下電路干擾大造成系統不穩定的難題。1963年901樣機研製成功,系統運行穩定可靠,可頂住南方海域高溫高濕高鹽霧的環境。901晶體管計算機是我國研製成功的最早的晶體管計算機之一,成功裝備在我國的魚雷快艇上,成為我國第一代自主研製的電子數字指揮儀,後來投入批量生產。
擔當重任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海軍實行"空、潛、快"的戰略方針。根據這一方針,1965年國防科委和海軍決定建造排水量350噸級的輕型潛艇,需要在潛艇上裝配一台魚雷射擊指揮儀,後稱為"030"計算機。1966年,哈軍工陳亞希教授領導成立了海軍小型潛艇上的魚雷射擊指揮儀研製組,周興銘因為在901晶體管計算機研製中的出色表現,被任命為該課題負責人之一。
為了給"030"增智瘦身,既滿足潛艇上空間狹小的限制,又能夠經受起惡劣環境條件的考驗,確保機器穩定可靠,課題組大膽決定在全國率先採用集成電路技術研製這台機器。根據任務分工,周興銘具體負責計算機的總體方案和集成電路設計。為了完成總體方案設計任務,周興銘深入海軍部隊反覆調研,對"030"的性能、指標、大小以及形狀作了比較理想的設計。為了完成集成電路設計任務,他長期住在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與技術人員一道,齊心協力,集體攻關,創造性地提出"多個輸入二極體設計在功率晶體管集電極上"的研製思路,定型一套高抗干擾的DTL電路,大大減少了隔離島數目,降低了製造難度,成功應用於工程研製。1968年,課題組研製成功"030潛艇數字指揮儀計算機",這是我國自主研製的最早的集成電路計算機之一。
1969年,周興銘參加由慈雲桂領導的百萬次級"151通用大型計算機"研製工作,被任命為運控分系統負責人。這是一次運算速度跳二個數量級的躍進,是第一次涉足大型通用計算機研製,系統複雜度、難度大大提高。他設計了全套指令的操作表及其實現的控制邏輯,解決了串並行快速乘法金字塔樹的結構與符號處理,改進了國外有關文獻的快速除法方案,並實現了跳0跳1的快速除法方案,這些都是關鍵技術。周興銘還發現並解決了TTL電路的睡眠效應以及TTL電路傳輸干擾等一系列深層次的關鍵問題,改造了機器互連線系統,穩定了機器,大幅度提高了機器的主頻。他首次運用"用調試診斷程序來調機"的方法,對加快系統調試、發現並解決睡眠和干擾等問題起到了關鍵作用。
"151"計算機裝備於"遠望一號"測量船上用作中心計算機,在我國向南太平洋預定海域發射洲際運載火箭、潛艇的水下發射和同步衛星發射等一系列科學試驗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該成果單機系統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榮譽獎,雙機系統1982年獲軍隊科技成果一等獎。
功勛卓著
20世紀70年代,我國決定自主研製巨型機。1978年初,周興銘被任命為主機系統(除主存外)研製負責人,機器後來定名為銀河Ⅰ億次巨型機。
銀河Ⅰ首次採用"向量技術",周興銘和同事們精心設計、精心研製,設計了12條向量化流水線和強有力的向量寄存器,採用雙向量陣列技術,主機系統穩定可靠工作在20MHz的高主頻,並有相當大餘量,這個指標在當時屬國內第一。他還提出一整套監測系統設計,使機器正常工作時,主機硬體95%以上覆蓋面的任一偶發故障,都能自動捕捉到並大體定位,大大提高了機器的可靠性,簡化了診斷系統軟體的設計。銀河Ⅰ億次機1983年研製成功,使我國進入國際上能研製巨型億次機少數國家的行列,填補了我國巨型機的空白。該成果1984年獲中央軍委國防科技成果特等獎。
20世紀70年代末,國外出現了全數字模擬機,但我國模擬界還停留在小規模模擬機的水平。1982年,銀河Ⅰ大體成功,國防科工委於是提出用銀河億次機的工藝技術來做全數字模擬機。周興銘先是擔任工程組長,後來成為銀河仿Ⅰ全數字模擬計算機研製的總負責人。他提出總體研製方案,主持研製全過程,解決了主控介面方案、介面設計、調試診斷、可靠性等一系列關鍵技術,於1985年秋研製成功銀河仿Ⅰ全數字模擬計算機。該機填補了我國空白,開創了我國模擬技術的新局面,在我國航天、國防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該成果198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988年初,經過近兩年的醞釀,我國正式開始銀河Ⅱ通用並行巨型機的研製,周興銘被任命為總設計師。銀河Ⅱ的速度和計算能力是銀河Ⅰ的10倍,他提出4中央處理機並行協同工作的並行巨型機總體方案,使銀河Ⅱ總體上跨了一代。
1992年10月,銀河Ⅱ國家鑒定正式揭幕,來自全國的同行專家100餘人分成8個小組,歷時1個月,對18項技術逐一深入鑒定,給予了高度評價。銀河Ⅱ被評為1992年度中國十大科技成就之首,連續兩年進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銀河Ⅱ後來用於國家氣象局做中期數值天氣預報,得到世界氣象組織的肯定和高度評價,為國家爭得了榮譽。
1993年,巨型機的發展進入基於微處理器大規模並行的高性能計算機時代。周興銘作為負責人,領銜進行了銀河Ⅲ大規模並行巨型計算機的總體技術方案與研製方案預研。為了銀河事業的長遠發展,他毫不猶豫地把年輕人推向前台,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積累了幾十年的工作經驗、實驗方法、技術資料和盤托出,為年輕人大膽創新保駕護航,為銀河團隊後繼有人奠定了基礎。新一代計算機研製者從銀河事業中脫穎而出,在前輩的基礎上不斷把計算機事業推向前進,最終把中國超級計算機技術推向世界之巔。同年,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2016年1月,中國計算機學會(CCF)理事長就職典禮暨2015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頒發了2015年度CCF終身成就獎、CCF青年科學家獎、CCF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CCF夏培肅獎等7個獎項,表彰了一批為中國計算機事業作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和教育工作者。在頒獎會上,周興銘獲得CCF終身成就獎。
關注"遇見哈工程"頭條號,獲取關於"211工程"、"985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和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哈爾濱工程大學的最新精彩資訊!
部分素材來源:哈爾濱工程大學校友網、央廣軍事、科學網、國防科技大學官微、人民網、中國科學院學部、中國軍網